体育播报6月12日宣 针对最近火爆出圈的“苏超”能否复制以及是否能够避免落寞的话题,《天津日报》发文进行了分析。
国足连续6次冲击世界杯失败的现实告诉人们,如果不遵循足球发展的根本规律,只是一味地“今天学意大利,明天看西班牙”,这样的落寞每隔几年就会重复一次。同样,“苏超”之所以火爆并不只是因为诞生了几个名“梗”,而是其背后独特的“天时地利,人不和”,这样的热闹可不是“某超”、“X冠”能够轻易复制的。
江苏,拥有浓厚的足球氛围,时至今日,中超上座率第一的位置仍属于他们。这里更充满了渴望,毕竟,随着江苏苏宁队的迅速陨落以及昆山FC、泰州远大等一串名字的消失,江苏足球如今只能在中甲寻找“存在感”……这就是“苏超”的天时。
江苏,不会受资金掣肘,每个地级市都具备可观的经济实力与投入条件。“10元票价还送伴手礼”,业余球队享受专业足球场……这种“赔本赚吆喝”的事情恐怕只有江苏才干得起。不仅如此,江苏省内上百所高校还是各队“战斗力”的主要来源,省内发达的交通网络更是让球迷可以便捷地随队“出征”……这就是“苏超”的地利。
当然,最难得的还是江苏的“人不和”。全国再也找不出一个省份能够像江苏这般“散装”,且“散装”得如此理直气壮、有理有据,不仅有着GDP上的比学赶超,甚至蕴含了上千年的历史风骨。这样的“散装”才会让南京毫不犹豫地喊出“比赛第一,友谊第十四”的口号,让各地毫不避讳地相互“嘲讽”,从而引发了“苏超”的“破圈”;这样的“散装”造就了“苏超”独特的竞争氛围与凝聚力——城市与城市间的“不服”,反映的其实是城市内部更为强烈的认同;这样的“散装”让“苏超”拥有了类似欧洲足球的社区属性,而这恰恰是过去“企业属性”太浓的中超所不具备,且一直渴望拥有的。
既有资金支撑,又有乡土情怀;既玩得起,又玩得开,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,恐怕只有广东那身价过亿的龙舟比赛可以比拟了。所以,“中国足协要调研‘苏超’”最终证明是一条假新闻,也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。
篮球资讯08月19日宣 2025年男篮亚洲杯决赛,中国男篮以89-90憾负卫冕冠军澳大利亚,获得银牌。比赛最后时刻,胡明...
2025-08-19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(记者王镜宇、王沁鸥)中国篮球名宿、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陈道宏18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...
2025-08-19篮球资讯8月19日宣 前NFL球员Dez Bryant近日参加了BIG3联赛,在场边接受了采访,谈到了NBA和NFL的对比。记者:“...
2025-08-19篮球资讯8月19日宣 塞尔维亚男篮目前正在备战欧锦赛,欧媒晒出了一段主教练佩西奇鼓励球员的话。“这不是一支...
2025-08-19